傳播基金會消息
04月18日
【教會公報專題】傳播基金會善用危機 打造宣教新平台
傳播基金會活化特色教會影片素材 無障礙網站呈現豐富底蘊
每年4月的第三個禮拜日,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眾傳播中心奉獻主日。近年來因為網路傳輸技術突飛猛進,過去僅能透過有線電視頻道播放的節目,如今不再需要耗費鉅額資金設立電視台,就能透過網路平台獲得更有效率的點閱。無障礙網站的建置,同時兼顧身障者的近用資訊權;運用現有資源,再整合近年來台灣教會公報社拍攝的特色教會影片,錄製教會青年開場後重新上架,這些都是傳播基金會轉型重生的契機,能讓好的福音事工透過網路傳播,發揮芥菜籽般的影響力,收到十倍百倍的功效。
【張原境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播基金會在2001年設立,幾經輾轉從有線電視走入無垠的網路世界,整個行政架構也經過大破大立的改革,才有如今的面貌。傳播基金會董事長方嵐亭牧師表示,基金會一直在變遷快速的時代浴火重生,在傳播方面,不只宗教團體,許多業界也因為跟不上腳步而遭到淘汰,然而傳播媒體的無遠弗屆又是傳達信仰理念很好的方式,因此目前傳播基金會在運作上有兩項概念:分眾管理、透過小成本獲得最多的網路閱聽眾。
方嵐亭表示,所謂分眾管理,以前是用年紀區分,現在則是用屬性區分,目標確立,鎖定觀看的客群,「最基本的就是先顧好長老教會的信徒。」他期盼將傳播基金會打造成一個完全只看得到長老教會的宣教平台,幫不同的人接收素材,讓人看見必須看見的東西,目前已慢慢整合七星中會雙連教會的網路禮拜、製播的節目,以前台灣教會公報社製作的特色教會影片,也加以詮釋後節目化,期盼以更活潑的方式吸引觀眾。
方嵐亭認為,加入信仰的因素,傳播媒體就必須讓每個人從「注意者」開始,慢慢發展到「產生興趣的人」以及「有慾望想改變行為的人」,到成為一個「行動者」,方能展現傳播媒體或宗教帶來的影響力。他指出,現在的傳播媒體可以透過多種平台媒介、報紙、電台、影像整合,傳播基金會在事工端也努力地將平面媒體跟電子媒體不斷地交互使用整合。
為何要做無障礙網站?雖然在台灣尚屬非主流,方嵐亭期盼此舉令人耳目一新,也搶得先機,「傳播基金會的前瞻性來自於長老教會的前瞻性,只要呈現長老教會的原汁原味,忠於報導長老教會的信仰故事,就已有豐富底蘊可以呈現。」
方嵐亭表示,過去不足的部分依然會慢慢補上,面對欠債,傳播基金會也積極地尋求開源節流,去年獲得文化部補助,文化部更於連續兩年審查時大為讚賞。方嵐亭引用前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說:「懂得善用危機,不要浪費危機。」
【張原境專題報導】近年來網路媒體蓬勃發展,隨著科技演進,網站的功能也逐漸朝向多元發展,各種網路服務不斷延伸。然而,有許多人為因素可能對某些人造成阻礙,以網頁上常見的「本網站最佳瀏覽解析度為800×600,建議使用IE4.0以上版本瀏覽器」標註為例,這樣的設定將使一些電腦硬體較為低階、網路連線速率較慢,或舊版本、純文字瀏覽器的使用者被拒於門外,而身心障礙者受限於視力、聽力、活動力與認知能力,上網恐怕有更多的困難,因此「無障礙網路空間」的概念應運而生。
「無障礙網路空間」正是以方便行善概念為設計基礎,降低網路應用的困難與挫折,讓所有人不受限所處環境之軟體環境、硬體設備及本身能力不足,都能夠順利進入網站並獲取完整資訊。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設置有無障礙網路空間服務網,制定了「網站無障礙規範2.0版」,並提供「無障礙標章」的申請,凡政府機關或民間團體通過檢測即可被認定為無障礙網路空間。「網站無障礙規範2.0版」的訂定參照國內外多方經驗,有障礙人士使用網站資訊可能遇到的狀況都被納入考量,無論是有視覺、聽力、行動、認知或神經等障礙或疾病的人。
視覺障礙:視覺障礙包括盲人、低度視覺、色盲等。這類的用戶會使用擴視器或螢幕閱讀器,幫助閱讀或朗讀數位文字的軟體。
聽覺障礙:聽覺障礙者,指聽力低落或毫無聽力的群體。聽覺障礙者通常會用輔具幫助接收聲音,但沒有給電腦或網站使用的專門輔具。但現今有專門技術,會針對有聲內容,提供閱讀的替代文字。有簡單的文本紀錄、也有能在影片出現的追蹤文字等字幕。
行動障礙:有行動障礙的人,可能是純粹身體問題或是四肢無力、失去控制等神經或遺傳疾病。他們可能難以使用滑鼠做出精確的手部動作,甚至可能只能使用頭指針(head pointer)操作電腦,無障礙網站則會提供網頁導盲磚、鍵盤快速鍵等設計。
認知障礙:認知障礙涵蓋廣泛,包含精神疾病到學習困難者,這些疾病影響著患者的記憶、解決問題能力、理解能力與注意力。在使用網站上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如何幫助他們理解網頁操作、記憶以往完成網頁操作的過程,以及經歷各種不同的操作流程與不一致的布局與頁面功能時,可能面臨的挫敗感。與其他網路無障礙問題不同,設計者無法快速解決認知障礙引起的網路操作問題,僅能在設計網站時,盡可能符合邏輯性。
【林婉婷專題報導】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第21條明定身心障礙者有「表達與意見之自由及近用資訊」權益,然而在實際執行上有哪些挑戰與展望?本報導專訪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副主任吳秀鶴與平安基金會經管屏東縣身心障礙福利服務中心社工陳子嫻,談中心在資訊宣傳與倡議方面的心得。
吳秀鶴表示,障關中心目前主要服務對象為一般大眾與聽語障礙群體,中心在向聾人團體宣傳活動時採「滾雪球式」,邀請聾人群體的「關鍵人物」協助推廣,關鍵人物包含聾人團體會友、有聾人朋友的聽人等。她坦言,由於溝通慣性、內聚力強,聾人資訊吸收偏好從「信任者」開始;滾雪球式宣傳的優點是減少同工負擔,但缺點為非直接溝通,因此主辦單位較難掌握第一手消息。不過她也指出,在所有障別裡,障礙困難最容易被低估的就是聾人,尤其從外觀上很難辨別。她也坦承在撰寫計畫時,曾遺漏編寫手譯員費用,「這是聽人思考的疏漏。」其次,正如外語翻譯時經過語法轉換,聾人在閱讀文字時也要經歷文字和手語的轉換,並沒有「聽人」所想的那麼簡單。
吳秀鶴強調,聾人所面臨的溝通障礙並不能靠障礙者自己努力就可以消除,而是仰賴整個社會共同營造友善溝通環境,就像肢體障礙者,不論多好的輪椅或多大的力氣,仍無法獨自越過高陡的樓梯。因此障關中心亦致力於向聽人推廣手語,也曾有人到中心學習手語、成為手譯員,動機正是老闆為了增進與聾人員工溝通效益,特別贊助聽人員工一筆手語學費。
90%的聾人誕生在聽人家庭,且每位聽人身邊都可能有聾人親友,或在自身老化後面臨聽力退損。吳秀鶴舉例,早期無障礙斜坡廣設,原是為了使用輪椅的群族,但通用設計的斜坡對孕婦、兒童、長輩等大多數人或使用嬰兒車、寵物車等都有助益,期待手語也是這樣,藉由普及化,使每個人能享受「暢所欲言」的權利。
陳子嫻點出,屏東障福中心的服務對象有一般大眾與各類型障礙者,如視聽覺、肢體、心智等;多數障別仍可使用文字與圖像宣達,且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手機的語音輔助功能普及化,視障者近用資訊的便利性亦有所提升。不過執行細節上仍有講究,例如轉分享福利申請等內容較複雜的訊息時,要特別標示清楚申請窗口,避免民眾詢問無門;聾人活動安排聽打員,避免有與會聾人不諳手語;也期待能完成新版網站建置。
文案易讀是屏東障福中心努力的方向。事實上,也有越來越多機構推出「白話版」文宣,例如博物館的導覽手冊、講解投票權利的小冊等。陳子嫻表示,易讀版資訊除了讓心智障礙者能夠直接使用,對於幼童或外籍人士等大眾也很友善。
當網際網路發展使得資訊量流通量大增,判讀所接收的資訊與取捨要接收的資訊,也成為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陳子嫻坦言,在資訊平權方面,難以做到為有需要者百分百地轉達與陳述,屏東障福中心仍盡可能提供資訊管道,讓服務對象能夠從中考量與選擇。
│Payuan(排灣)中會Tjauvuuvulj(內文)教會│
【林婉婷專題報導】Payuan(排灣)中會Tjauvuuvulj(內文)教會位於屏東縣獅子鄉,教會與部落關係緊密,除了主日禮拜與週間聚會,每月安排到部落環境大整理一次,且禮拜二、四及六有長者日間關懷站,整個禮拜都有事工,做到「福音生活化、生活福音化」。
「部落有99%的人信主,而我一直在想福音與文化的平衡點。」Tjauvuuvulj教會牧師Ljaucu Mavaliw(蕭世光)舉例說明,當教會講台因白蟻蛀蝕,便以排灣族本色化設計的新講台替換,將排灣文化、語言、服飾、圖騰等要素與信仰連結,讓教會兄姊用自己族群的聲音與樣貌敬拜上帝。
Tjauvuuvulj教會教育牧師Tjuku Mavaliw(邱秀妹)指出,長者日間關懷站設立,不只服務部落長輩,也使得牧者本身視野更寬闊,例如能夠與長輩請教母語。在年輕人外流的現況下,教會照顧長輩責無旁貸,這樣的關懷也讓教會與部落更合一,關係更緊密。
影片連結:
│壽山中會九如教會│
【林婉婷專題報導】位於高雄都市緊密建築間的壽山中會九如教會設立已近40年;教會牧師謝拱德回憶,初來乍到時,他選用長老教會既有的「團契模式」牧養教會,例如青年團契,他親自擔任會長、輔導青年,並邀請青年回到教會。在這般牧養下,教會人數雖不是最多,關係卻親密如同家人──這是不少會友對教會的好印象、好感觸。
謝拱德也積極帶著教會各團契參與教會外的培訓,讓弟兄姊妹廣受造就。在九如教會20多年的他直言,看著孩子們長大,期待他們有日能成為同工,使教會能「走出去」。青年們笑著坦言,牧師像父親,給予鼓勵與建議。
「九如教會小而美,親切、人與人互動很有愛。」「我深刻體會到大家互相關心、相互代禱的支持力量。」「教會的特色就是愛。」「我們沒有紛爭,減少紛爭是我們教會進步的原因。」會友的認同與委身,讓九如教會成長、茁壯,愛神也愛人,為地方帶來祝福。
影片連結:壽山中會九如教會
│台南中會口埤教會│
【邱國榮專題報導】雖然台南中會口埤教會使用的語言大部分是台語,但其實這是一間西拉雅族的教會。曾於口埤教會牧會的牧師李孝忠,在任內開辦了西拉雅文化合作社。他認為,教會應該是社會的祝福,因此開辦合作社,推廣西拉雅文化與農產品,幫助社區經濟。另外,教會在外地的新化區設立據點,關懷出外求學的青少年。
教會興辦合作社後,荒廢的土地開始耕作復育,外移的人口陸續回到部落,進入口埤的觀光旅客也漸次增加,社區中有部分家庭做接待旅客的住宿服務,讓旅人在口埤能停留更久,進行一趟認識西拉雅文化的深度之旅。
口埤教會也努力於西拉雅正名運動,李孝忠表示,基督信仰談的拯救包括個人、靈魂與身體,也包括族群的心靈,以及族群的自由與自尊,而猶太人出埃及就是這種的見證,該故事的寓意其實跟西拉雅要正名、恢復文化相同,這是上帝給教會的使命。
影片連結:台南中會口埤教會
│Payuan中會Tatung(大同)教會│
【邱國榮專題報導】Payuan(排灣)中會Tatung(大同)教會看似巷弄裡的小教會,背後卻有不簡單的故事。在台灣剛踏入工業時代時,因為婚姻關係而搬遷到都市的排灣族婦女,她們的丈夫大多是所謂的外省族群,然而她們並沒有放棄信仰,甚至建立起教會,胼手胝足至今。現在的Tatung教會在社區宣教的事工上,有兒童與老人事工,是一群來到都市的原住民婦女將信仰延續下來的生命故事。
現任Payuan中會總幹事Ljegean Tudalimaw(樂歌安‧督達里茂)牧師,在Tatung教會牧會期間,見到這群婦女不凡的信仰歷程後,除了盡心陪伴她們以外,教會也開始進社區陪伴兒童與獨居老人。2009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受災區的家長們知道教會有兒童課輔班,於是陸續來到教會。對此,她也感觸很深地表示,既然上帝讓教會建立在此,就是上帝的預備,不論何時遇到怎樣的困境,她們相信這是上帝給教會的考驗。
影片連結:排灣中會大同教會
│Truku(太魯閣)中會Tmunan(文蘭)教會│
【林宜瑩專題報導】位在花蓮的Truku(太魯閣)中會Tmunan(文蘭)教會,在牧師Aki Harung(林光榮)跟牧師娘葉桂英齊心牧會下,讓1944年開始祕密聚會、1945年2月正式成立教會的Tmunan教會,有了不一樣的更新契機。
Aki Harung表示,他神學院畢業後便去教書,經過幾年教職生活,原本要去韓國宣教,沒想到上帝不允許,結果接到Tmunan教會的邀請而開始牧會生涯。後來他與許多會友協力投入兒童主日學、青少年關懷、松年大學課程,在眾人齊心努力下,教會有了不一樣的氣息。
Aki Harung與葉桂英也分工關懷不同人群,每年都完成探訪100戶的會友,因此他認為,牧會獲會友肯定,有六成要感謝牧師娘。目前他們已退休,由牧師Nanang Tadaw(拿難‧達道)接續該教會的牧養工作。Nanang Tadaw說,在他們打造的深厚基礎下,現在的Tmunan教會一樣穩定走向健康的教會。
影片連結:太魯閣中會文蘭教會
│台北中會永光教會│
【林宜瑩專題報導】處在都會區的台北中會永光教會,在牧師周信榮、潘純冕夫婦多年齊心牧養下,已成為台北中會牧養青少年的指標性觀摩教會。周信榮幾乎每天都會跪在十字架前,為永光、為會友提名祈禱,因為他認為教會兄姊的眼睛是雪亮的,「牧師需要成為模範!」
永光教會歷經建堂與數次擴建,2002年在新北市永和中正路145號3樓獻堂。2006年轉型為小組教會,周信榮親自編寫的信徒培育課程,讓聚會人數從150多人,增長到超過300人。教會在硬體上,強調現代感與舒適感;在軟體上,特別注重教導與陪伴。潘純冕表示,陪伴每個生命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因為這是上帝所喜悅的投資。
「永光教會十字架的燈,24小時都不會熄滅。」周信榮說,教會的講台桌是用透明壓克力製作的,為不遮住教會中央的十字架,也藉此讓會友一同省思「講台」的意義,因為禮拜就是讓所有人獻上活祭。
影片連結:台北中會永光教會
轉自教會公報3607期專題報導:https://tcnn.org.tw/archives/86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