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首頁  >  TCNN新聞  >  內頁

TCNN新聞

111年

03月21日

壽中設立50週年 蘇國賢教授談宣教走向

今年是壽山中會設立50週年,為此辦理系列紀念活動,首場是3月19日上午假鳳山教會舉辦的宣教研習會,主題為「後疫情下教會的宣教-從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走向來看」,邀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七星中會松山教會長老蘇國賢擔任主講人,並邀請新生教會牧師謝懷安和台南神學院院長胡忠銘回應。盼望透過基督徒學者的分享,讓與會眾人有宣教熱情也有宣教智慧。

在壽山中會議長卯志強牧師致詞與禱告後,研習正式開始。蘇國賢首先介紹《改變中的基督信仰:台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源自有10位有社會科學背景的跨宗派基督徒學者們,決定每5年執行1次台灣整體的基督教教勢調查;2次信仰調查分別在2012年、2017年,而2015年是傳道人與教會調查。今年預計要執行第3次基督信仰調查,雖然遇上疫情有些波折,但輾轉與美國、韓國等普世教會連結,將要擴大為國際調查。

全台灣的「基督徒」到底有多少?

蘇國賢強調,「量化」並不是用數字簡化對世界和信仰的瞭解,而是研究「量的變化」產生什麼「質的變化」。他接著指出,有些教會說台灣基督宗教信徒佔人口總數10%,但這與學者們調查出來其實有些落差:根據2012年「信仰認同」調查,台灣基督宗教信徒佔總人口5.6%,2017年約佔6%。

近一步詢問自認基督徒的受訪者在「聚會」和「受洗」表現,發現沒有參加聚會和尚未受洗的「基督徒」佔了18%,因此號稱5.6%的基督徒又要打8折,實際約「4.5%」。

需要關注的是,在詢問受訪基督徒「信仰認知」時,問題「您同不同意這個宇宙中有一位最高的獨一真神?」,尚有30%信徒並非完全同意,另問題「人活著時候做好事,死後就可以上天堂?」,僅45%信徒不認同這個說法。因此雖然信仰認同是基督宗教,但不代表對信仰有正確認識。

繼續從數據來分析,有50%的信徒首次接觸信仰是在12位以前,又約有51%是透過家人接受信仰;其中長老會約有60%是透過家人認識信仰、11%是透過配偶,且長老會有高達70%的家庭是「全家信主」,顯示長老教會的家庭信仰教育不錯,但另一方面,第一代信徒也較少。另「15歲是基督徒,但受訪時(18歲以上)不是」的受訪者人數佔總人口1.4%;若這些人沒有流失,基督宗教信徒佔總人口將有7%;顯示教會不只要宣教,也要牧養與維持。

是吸引某些人還是排除某些人的教會?

宗派人數方面,經學者們協助分類,傳統本地教會如長老會、真耶穌佔33%,傳統國語教會如信義會、浸信會、召會等有30%,靈糧堂等新興教派有20%,天主教有13%,其他非傳統教會有4%。蘇國賢進一步解說各教派信徒的性別、年齡、族群、教育、職業、收入等組成中,可以看見長老教會和天主教信徒年紀偏長,其中長老會60歲以上信徒佔30%;另長老教會信徒教育程度平均較低,且藍領、務農等職業的信徒比例較高。

光看數字,可能會直覺認為長老教會「又老又窮」,但蘇國賢點出,其實長老教會應該覺得安慰,這個組成顯示不論社會地位與經濟能力的高低,社區居民都能夠進到長老教會裡。後面他也說明語言文化、所處地區、交通距離、社經地位等因素如何影響教會人口組成,勉勵眾人透過這些分析思想教會是不是僅「吸引」或「排除」某些群體?這種差異化是否加強社會對立與階級?是否也造成教會發展弱點與困難?他呼籲,教會組成是長時間形塑,未來的樣子是現在的責任。

第一講的最後,蘇國賢探討一個普世現象:年輕信徒的信仰貧頸。數據顯示,26歲到40歲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會友對信仰重視程度顯著降低,蘇國賢補充這與人的生命歷程拉長有關:過去人們畢業、就業、經濟獨立、結婚生子等階段很明確,約在24歲「成年」,而現在人們畢業、找到工作與步入結婚所需時間拉長,真正「成年」約要到34歲;在22歲畢業到成年這過程有10多年的「初顯成年期」。這時期的年輕人們除了面對自我探索和信仰追求的挫折,另外因為在成長過程接觸多元價值,也因為對多元價值的尊重,已不太能接受集體化、制度化的宗教,更不太會強勢堅持、傳遞自己的信仰觀點。

蘇國賢表示,很多父母在子女長大後會選擇「自動退場」,但這樣反而會讓年輕人迷惘,找不到歸屬與認同,「我們以為他們是大人,但其實他們沒有那麼成熟,還是需要支持與指引。」蘇國賢提醒,教會兒童事工固然重要,社青會友也同樣需要關懷。

這世代的教會是衰退或成長?

第二講中,蘇國賢首先說明,從數據來看,近10年來台灣基督信仰人口數有成長趨勢,但人們普遍有教勢停滯、宗教式微感覺,這可能源自於教會有個想像是「中世紀的歐洲國家人人都是基督徒,但現在歐洲國家的教會聚會人數下降」,但從中世紀傳道人的歷史紀錄來看,當時信徒其實不是那麼多,也不是那麼敬虔;另還有幾個例子:16世紀法國教會有90%成人會參加復活節聖餐典,但只有2%至5%的人會參加個禮拜的彌撒;18世紀英國教會統計牛津地區只有5%的人經常參加教會活動;18世紀美國聚會人數約17%,但20世紀人數成長60%。

蘇國賢解說,「宗教世俗化」不是指信仰人數減少,而是宗教權威下降,宗教不像過去介入人類生活各個層面;因此要更深入思考的是問題應該是:宗教為何得以在現代社會維持?有幾種理論:第1點是信仰宗教實為理性行為;第2點是宗教經濟模式下,教會競爭提升品質;第3點是世次文化認同理論,所指的是教會能夠提供給人們世俗世界沒有的集體認同、歸屬與意義感。

蘇國賢也點出教會「同質性」的問題。「同質性高」不全然都是負面的,它是群體歸屬感的來源,但也可能造成教會與社會隔離;而「同質性低」或許讓人很難快速建立認同,但符合聖經裡「教會是所有人的教會」的精神。然而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慣性又把教會推向「同質性」,形成同溫層;同溫層容易產生出極端化問題,例如納粹,且同溫層不易建立其他合作關係,若要對外連結則不能靠核心同工,而是邊陲成員,例如在外地工作、讀書的會友;過去他們僅被歸類為「1年未出席」陪餐會友,沒有特別被重視,其實他們都是教會接觸社會的契機。

基督徒如何「以少勝多」?

過去的宣教是「簡單傳播」,認為一個人就可以去影響很多人,然而事實上當代傳福音是「複雜傳播」,就是要靠多個人才能去影響一個人;基督徒該如何以少勝多?蘇國賢回顧歷史,羅馬帝國第2、3世紀有瘟疫爆發,當時基督徒沒有為躲避疫情而逃跑,反而留下來照顧患者;這份關懷,在家是疫情破懷人們既有的關係網絡,使基督信仰得以在異教徒間傳播。他認為這個情形也是現在教會宣教契機,要有集體作戰計畫,善用關係網絡,尤其年輕人的移動性與社會參與能成為信仰傳播助力;不過另一個挑戰是年輕世代的信仰根基不穩固,所以對於傳福音會有無力感。

最後蘇國賢再次以「量化」談為何人要在群體中認識信仰:因為每個人都是罪人,但結合起來有產生不同的力量,就像「氯化鈉」單獨是氯和鈉,但結合就可以成為淨化世界的「鹽」,「我們不要小看自己。」

在問答時間,有牧長詢問「社會議題」和「社會事件」對基督信仰認同的影響為何?是否有在調查中呈現?蘇國賢回覆,確實有詢問受訪者們對死刑、墮胎、統獨等社會議題的看法,結果可以看到教會和社會、傳道人和會友面對這些議題的想法差異,由此能夠想見年輕人們在社會上要回應這些問題經常感到為難。他提醒,科學無法解決價值與倫理問題,需要「對話」,尤其鼓勵教會不要害怕與年輕人討論議題,哪怕當下不能明確給出說法,但還是可以交流想法。

蘇國賢表示,教會要開始預備,不能只把責任交給神學院或總會,才不會當議題被提出來,教會立場卻是彼此針鋒相對或如同一盤散沙。他又提到,事實上社會與教會的價值觀變化也很快速,在訪談過程中發現不少國語教派的傳道人也認為台灣是獨立國家;他祈願上帝親自帶領眾人,透過更多與其他教派的基督徒、教會連結、對話,找尋出教會界的答案。

查看原始文章►https://tcnn.org.tw/archives/108315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Twitter share
  • #壽山中會
  • #50週年
  • #鳳山教會
  • #後疫情下教會的宣教-從改變中的基督信仰走向來看
  • #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七星中會松山教會長老蘇國賢
  • #牧師謝懷安
  • #台南神學院院長胡忠銘
  • #改變中的基督信仰:台灣基督教會與基督徒的社會學分析
  • #基督徒
  • #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