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首頁  >  TCNN新聞  >  內頁

TCNN新聞

111年

03月30日

多族代表指放寬從漢姓認定原民身分將危害原民集體權

【林宜瑩採訪報導】因有原住民向憲法法庭爭取從漢父姓可取得原住民族身分,包括泰雅爾族民族議會、賽德克族民族議會、排灣族民族議會籌備處、台灣原社、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原權會)、台灣原住民族勞工聯盟、Sa^tipan ‘Amis(西美)中會教社部等原住民族團體於3月28日上午11點齊聚台大校友會館,召開「放寬從漢父漢母姓認定原住民身分將危害原住民族集體權」記者會,直言放寬從漢父漢母姓認定原住民身分,將危害原住民族集體權。

在原住民族勞工聯盟會長Isak Afo帶領下,與會者戴上支持烏克蘭口罩、齊唱原運戰歌,Isak Afo呼籲,4月1日大法官會議不要任意干涉,以免侵犯原住民認定權與命名權屬於原住民族集體權;泰雅爾族民族議會議長Utux Lbak(烏度夫.勒巴克)表示,主張族人認定權及命名權對泰雅爾族非常重要,因牽涉整個傳統領域傳承及文化傳遞。

他指出,1996、97年的修憲過程中,平地居民權益促進會(平權會)曾要求原住民鄉鄉長開放平地人選舉、非法占用原住民族土地可就地合法,因當時原住民族強力反抗,讓平權會無法得逞;若此時放寬從漢父漢母姓可繼承原住民保留地,會造成泰雅族文化、土地的流失及認同混淆,非常嚴重。

排灣族民族議會籌備處東區召集人Sakinu Tepiq(戴明雄)表示,放寬從漢父漢母姓非常不尊重排灣族,因排灣族社會不單單是有身分階級的文化習慣,還有部落集體的權益訴求。因此作為一名排灣族人,若不從家族內認定,將不被承認;同時頭目也有權力認定誰成為族人。排灣族人期盼,未來族人認定權能夠尊重傳統回到族人手中;他期望大法官能更加審慎,多聽原住民族的聲音。

台灣原社社長、鄒族耆老汪明輝表示,原住民命名權屬自決權之一,但至今原住民族自決權仍未落實,只執行簡單的《原住民身分法》,他表示今日鄒族已經將漢姓與傳統氏族名連結,即使聽到漢姓也知道是哪一個氏族的成員、會有自己的名字、會有哪一塊土地,絕對不單單是個人身分證上的漢名而已;也因知道自己是哪一氏族,才可能參加homayaya(小米收穫祭),否則根本進不了祭屋,而最重要的mayasvi祭典中,五大氏族各有各的分工,不能混淆,若放寬漢父漢母姓認定原住民,氏族功能將被完全破壞。

原權會的賽德克族人Watan(高明史)表示,2021年10月,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非原住民假人頭買賣保留地無效,如今卻又冒出放寬漢父漢母姓得取得原住民身分案;他直言,放寬認定將使原住民土地繼承複雜化、糾葛不清。他點出原權會核心價值為維護原住民族尊嚴、保障原住民族權益,應尊重原住民族的傳統習俗、爭取原住民族集體權,因此堅定支持從原父或原母姓或傳統名字,才能取得原住民身分的規定。

 

本身是漢人的陳叔倬表示,泰雅爾族的太太、小孩都取泰雅爾傳統名字,因覺得傳統名字很美麗,所以很認同。他認為,若孩子從父姓陳,有什麼資格繼承原住民保留地?怎麼參加部落傳統祭儀?所以這些訴求放寬漢父漢母姓的族人,是都沒有集體權意識了嗎?是保留地拿了就走嗎?是不再回部落參加祭儀了嗎?身為漢人,他期盼漢人家屬若有幸跟原住民結為連理,應把原住民族發展放在內心,不要再堅持從漢父漢母姓取得原住民身分,這才是與原住民族最好的相處之道。

最後與會者共同聲明如下:

放寬從漢父漢母漢祖父姓認定原住民身分,將危害原住民族集體權:

  1. 原住民保留地原本由原住民各家族內部管理。放寬後原保地將流向漢父漢母漢祖父家族,造成原住民保留地瓦解。
  2. 現有原住民使用的漢姓數量固定,並已建立原住民族社會秩序。放寬從漢父漢母漢祖父姓將使得漢姓數量與人口增加,破壞各族內部秩序維持。
  3. 原住民族熱切期盼族人恢復傳統名字。放寬從漢父漢母漢祖父姓將使得漢姓數量與人口增加,降低族人恢復傳統名字意願。
  4. 原住民各族許多祭儀必須由特定氏族、家團成員才能進行。從漢父漢母漢祖父姓干擾氏族、家團成員組成,貿然參與將造成祭儀失序。
  5. 部分原住民族有特定家族不得通婚的婚姻禁忌。從漢父漢母漢祖父姓族人的後代極容易觸犯婚姻禁忌。
  6. 原住民族現有許多機構、法人、團體等人民團體,其中多屬經濟弱勢團體。放寬從漢父漢母漢祖父姓將大幅改變現有團體生態,傾壓弱勢團體生存。
  7. 《原住民身分法》施行20年,已在原住民族內部有極高共識,訴求放寬從漢父漢母漢祖父姓者極為少數。大法官若逕自判定,不尊重原住民族自決權。

從原父原母姓或傳統名字認定原住民身分,符合原住民族認定自決權:

  1. 《原住民身分法》施行20年,已在原住民族內部有極高共識。
  2. 《原住民身分法》沒有妨礙任何原父或原母子女取得原住民身分。至今已有16.9萬漢父原母子女(佔漢父原母子女的三分之二)取得原住民身分。
  3. 相對的,也有3千多原父漢母子女(佔原父漢母子女的3.4%)為非原住民,因為他們自由選擇從漢母姓,未取得原住民身分。
  4. 想當原住民,應該跟原住民族討論。從原父或原母姓就做原住民,從漢父或漢母姓就做漢人,任何人可自由選擇。

未來,各族族人認定權,應回歸各族內部自決:

  1. 認定族人成員不應僅根據血緣,應該有其他認同表徵。
  2. 現有從原父或原母姓是唯一的認同表徵門檻。但即使有此門檻,個人仍能自由選擇。
  3. 未來是否修正從姓門檻,應由各族自主決定,那時從姓門檻是否保留、或增列其他門檻,如祖居地連結、群體意識等,皆有可能。也可能未來各族自主決定的族人認定門檻,比現今從姓門檻更嚴格。

查看原始文章►https://tcnn.org.tw/archives/109097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Twitter share
  • #原住民
  • #憲法
  • #從漢父姓可取得原住民族身分
  • #泰雅爾族
  • #賽德克族
  • #排灣族
  • #台灣原社
  • #台灣原住民權利促進會(原權會)
  • #台灣原住民族勞工聯盟
  • #Sa^tipan ‘Amis(西美)中會
  • #記者會
  • #原住民族勞工聯盟會長Isak Afo
  • #烏克蘭
  • #原運戰歌
  •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議長Utux Lbak(烏度夫.勒巴克)
  • #Sakinu Tepiq(戴明雄)
  • #鄒族耆老汪明輝
  • #原住民命名權
  • #homayaya(小米收穫祭)
  • #原權會的賽德克族人Watan(高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