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N新聞
04月13日
【普世眺望】表象與實際的差距
◎宋宇哲(愛丁堡大學聖經學博士生)
長年來,愛丁堡利斯地區甚至是蘇格蘭教會的人口逐漸減少、老化,而近兩年遭逢疫情肆虐,禮拜人數更直探谷底。這讓我想起今年1月看到蘇格蘭教會總會的新政策:期盼在2025年前將愛丁堡教區的牧者人數砍掉40%。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市中心的聖吉爾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不僅座落在愛丁堡城堡的皇家大道上,更是14世紀改革宗神學家約翰‧諾克斯(John Knox)講道並長眠之處。該教堂的決策團隊提議與同一條路上的修士門教堂(Canongate Kirk)合併,並把身為觀光重地的聖吉爾斯大教堂交給蘇格蘭歷史環境局管理。雖然決策團隊強調兩間教堂建築體將延續它們的禮拜功能,而考量也在於「同一條路上不需要分兩間教會聚會」,但內部紀錄顯示,教堂高昂的維修費與奉獻暨觀光收入才是重點因素。
筆者認為,這樣的決策並無不妥,然而看到蘇格蘭教會信徒逐年遞減,以及採取的方針是將教會牧者及工作者砍半、整併教堂及教區、轉賣教堂所有權,仍覺得不勝唏噓。當然,蘇格蘭教會轉型考慮到後疫情時代教會功能的改變,以及流動性小組教會的興起,但我認為這似乎不構成傳道人砍半的理由,反而突顯出牧養型態的老化及世俗化。事實上,蘇格蘭教會總會文件也顯示:過去關閉太多教堂導致信徒人數及奉獻收入急遽流失。
信徒人數跟奉獻多寡對筆者而言是其次,確實在基督福音裡講求的是讓更多人認識主,人數雖然是直接的指標,但這一切想法中的核心,是如何引領人認識主的內容。幾年下來依我在當地有限的教會經驗,我觀察到蘇格蘭教會非常強調社會責任,對於街友的食物銀行服事、對於種族、性別及同志議題的服事、對於海外的慈善服事的確很熱衷。然而,每當我與信徒談及信仰在家庭中的重要性時,常常得到的回應是:「尊重家人各自選擇。」當然,這個氛圍在台灣教會也日漸盛行,不過台灣的基督家庭多數仍持守著把信仰傳承給下一代的精神,而教會也繼續藉由主日學、青少契、小組的方式延續信仰中的倫理責任。
許多蘇格蘭的教會除了主日禮拜及社會服事以外,就無其他聚會,也沒有家庭禮拜或探訪,一切的事工都必須使用教會建築。在這樣的處境,試問轉售教會建築物及砍半傳道人的新策略,真的有辦法改變蘇格蘭教會衰微的現況嗎?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