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N新聞
05月02日
楓林教會彩繪拼貼圍牆 呈現部落遷移史
5月1日的午後,在恆春半島的艷陽、藍天與落山風陪伴中,Payuan(排灣)中會Kaidi(楓林)教會的弟兄姊妹們戴上遮陽帽、穿好手套並齊聚在教會圍牆邊,努力把握時間要將申請「屏東縣社區規劃師駐地輔導計畫」、記錄部落遷移史的馬賽克故事牆完成;眾人分工合作,熟練地攪和水泥、裁剪磁磚,但其實他們在此之前未曾接觸過拼貼藝術,卻仍願意盡自己所能參與在社區營造事工中。
Kaidi教會牧師Veneng Zingrur(童俊花)受訪時回顧,10年前、部落舉辦遷移70週年紀念活動,教會也參與其中,Veneng Zingrur對當時與會眾人徒步回到原聚落尋根的場景印象深刻;如今教會要執行社區營造計畫,適逢遷移80週年,於是聯想到可以藉此呈現遷徙歷史。
在鄰近新路部落擔任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師丈Qipu Nasi(黃明永)則表示,社區營造包含造產、造景、造人,但他認為社造不只是單個部落被建立,而是周圍社區和住民也能夠被連結、被帶動,亦期待教會透過創意的外展事工,更加深耕地方,也凝聚會友信心。於是因上述的種種考量與期許,促成這座「故事牆」誕生,盼望教會的率先投入能夠喚起族人們也開始關注、探索對部落未來的想像。
據暸解,在遷移以前,2到4幾戶族人們就能組織成小聚落,而這些小聚落彼此距離不算遙遠,只是過去山林交通不便,因此往來並不密切,不過眾人承襲同種族群文化與習慣;在日治時期,因著疾病、天災、殖民統治等因素,族人們集體遷移到如今楓林村的位置,最主要有6個聚落,分別是Pungljuljan、Tja’uvu’uvulj、Tjuvecekadan、Segadu、Pinasasuwayan、Ajavisi,再加上更早之前就遷到此處的Pinukadrungan;主要是7大聚落。
而「楓林」村族語「Kaidi」和日語的「楓」(カエデ)同音,這個名字由來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楓林地區有許多烏桕樹,這種植物的葉片也會在秋冬時轉紅,來到楓林的日本人想起故鄉的楓樹,因此稱這個地方為楓林;另一個說法是當地落山風強盛,靠海的地方稱為「風港」(現今稱「楓港」),而靠近山的地方就是「風林」,也就是現在的「楓林」。
Kaidi教會馬賽克故事牆主要有4個畫面,首先是舊聚落樣貌,接著是7大聚落意象,第三個畫面由青年藝術家余喬偉設計及繪圖,以芋頭葉為背景,族人們以杵臼搗米、耕作等,呈現原居地的生活記憶,最後是綿延的楓葉,鮮豔的暖色訴說著楓林的過去與未來。
雖然Kaidi教會是遷移後才設立,但Veneng Zingrur持續思考教會能夠為部落做些什麼。她相信,這座故事牆能夠促使族人們重新回想80年來被遺忘、遺漏的族群記憶,也有機會改變外界認為基督信仰破壞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印象,「希望這座牆完成後,我們保留下來,10年、20年,能夠成為訴說故事與公共教育的場域。」她強調,除了生命的關懷,文化的傳承也是教會重要使命。
看著眾弟兄姊妹們同工,Qipu Nasi感性表示這就是社造的重點,不僅僅是成果的完成與展現,更重要的是居民們在過程中互動、交流,透過共同參與活動建立「革命情感」及對社區的歸屬、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