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首頁  >  TCNN新聞  >  內頁

TCNN新聞

110年

01月06日

互相效力 投身服務 障關中心推時間銀行

【教會公報林婉婷/高雄報導】2020年,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受衛生福利部補助辦理「互相效力時間銀行」計畫,已舉行多場說明會與相關培訓,並推出微電影《順英的時間銀行》。障關中心代理主任謝雅德和副主任吳秀鶴特於2020年12月28日受訪,談談計畫執行至今的心得與觀察;兩人鼓勵更多教會認識、加入時間銀行,在幫助自己與他人之外,亦可以在服務中傳遞耶穌基督的愛,促成福音與社福兼具的「雙福事工」。

謝雅德與吳秀鶴強調,時間銀行不是「志工」,是「換工」;志工是無私奉獻,時間銀行則是「服務投資」,透過提升參與誘因,吸引更多人力投入志願服務,使服務需要者獲得幫助之餘,服務提供者也得到肯定與價值感;另外若提供者本身或親友有被服務的需要,也能用自身在時間銀行累積的時數,轉換成合適的服務或物資,真正達到「互相效力」的美意。

幾次說明會間有與會者提出問題,如「服務者不夠專業怎麼辦?」吳秀鶴指出,許多課輔班有聘請老師,但還是會徵求課輔志工擔任老師助手,時間銀行的會員也是如此,並非要取代老師、照服員等專業人員,而是成為他們的好幫手。尤其以基督徒來說,還能提供物質服務以外的「心靈關懷」,讓被服務者感受溫暖,看見基督徒的服務與社會的服務並不一樣。

另曾有人擔心「若不能穩定參與服務,可能反而產生服務壓力」,對此,吳秀鶴表示,障關中心的時間銀行計劃採小組行動,而非單人作業,「我們是以人與人情感的連結去實踐公益,重要的是中間有關係建立,不需要感到壓力。」

(相片提供/《順英的時間銀行》)

宣傳至今,謝雅德與吳秀鶴觀察到一些現象:有參與志願服務習慣者通常不求回報,因此就算累積時數也可能閒置、無法提出需要;對大眾而言,時間銀行的回饋又略顯不足,參與誘因不夠強烈。這是目前時間銀行推動時可能遭遇的困難。在教會也是類似情形,有些人本來就不感興趣,有些人則認為要求回報、哪怕是非金錢的服務與物資交換,也可能破壞服務(服事)的真誠,因此不考慮加入時間銀行。另外,現在還有很多初老者仍在職場,他們有心卻無法投入服務,而更年長者同樣樂意貢獻,但可能因身體狀況不佳而無法如願。

謝雅德認為,有時候基督徒給人的印象是端莊嚴謹、但不夠有親和力,因此很難打入社區,「我們有愛心,但很容易只是『嘴巴說的愛心』,在實踐的時候,光是外表就讓人感受到距離感;我們要反省我們的愛心,是不是『讓人很難接受的愛心』。」而時間銀行是基督徒學習放下身段、融入人群的契機。

謝雅德點出,目前時間銀行計劃多是民間機構執行,政府補助並且參與修正,盼望在執行過程中逐步完善規範和方案;在教會方面,每間教會條件不同,目前亦沒有一體適用的方式,但歡迎教會主動聯繫中心以獲得更多相關資訊。吳秀鶴則鼓勵眾人觀賞《順英的時間銀行》,透過短短7分鐘的影像,就能對時間銀行有初步暸解。

 

查看原始文章►https://tcnn.org.tw/archives/81132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Twitter share
  • #吳秀鶴
  • #平安基金會
  • #平安基金會所屬身心障礙關懷中心
  • #衛生福利部
  • #互相效力時間銀行
  • #順英的時間銀行
  • #謝雅德
  • #雙福事工
  • #耶穌基督
  • #互相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