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首頁  >  TCNN新聞  >  內頁

TCNN新聞

112年

03月05日

鄒族的山林世界 尊敬自然的狩獵觀

地球公民基金會舉辦「森之旅」系列講座,邀請社會大眾探討人與自然的關係。3月4日下午於高雄辦公室登場的「文化、獵場與森林:認識鄒族的山林世界」講座,由地公顧問呂翊齊主持,《鄒族的植物世界:在花草樹木之間探尋文化軌跡》作者Tibusungu’e Poiconu(浦忠勇)與Naa’e Tapangu(方紅櫻)主講。兩人經營「獵人書坊咖啡莊園」,日常、研究、種植與教育工作等都離不開山林,「我們是愛山成痴才寫書。」除分享對山林的熱愛,他們也談到「狩獵權」議題。

 

在鄒族傳說故事裡,充滿植物、動物的身影與角色;而鄒族傳統儀式裡,也滿載族人與環境的互動、關係。Naa’e Tapangu介紹,兩人都在山林長大,也熱衷於親近自然;常常在林間、溪邊踏查,並向部落耆老請益,暸解豐富的植物知識與心得,逐漸累積成為《鄒族的植物世界》內容。

其中,第五部為「植物誌」,以鄒語和中文字併列呈現。兩人這些年來約採集400至500筆第一手資料,這本書中精選265筆,並介紹該植物與鄒族文化的關聯性。例如ton’u(小米)是重要作物,很多原住民族有豐厚的「小米文化」;pcoknx(麻竹)是鄒族最早的經濟植物;niumo/zumo(冷青草)是獵場標的,水鹿會食用,獵人可以透過草的多寡來追蹤鹿群。

 

Tibusungu’e Poiconu也簡述「民族動物學」的概念。例如對動物的知識,是族群的生物科學;獵物的分配,則關係到輩分與倫理。進一步探究,光是「山豬」就有許多族語詞彙,形容不同外型與狀態的山豬,及捉捕哪種山豬的獵人擁有哪些特質、能力與身分。又例如,老獵人能夠命名獵場內的各種地形,訴說著他的環境知識、動物習性、狩獵行為和人際協商。

Tibusungu’e Poiconu強調,狩獵不是私人經濟活動,而是山林、社會與文化交織的「山林智慧」;事實上,2018年成立的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其宗旨就點明要傳承「einu」,指獵場規範,是人與環境、與生物的倫理。

 

他認為,在「釋字第803號」後,原住民來到十字路口,面臨文化政治與族群詮釋、傳統知識與生態保育的平衡。Tibusungu’e Poiconu直言,這條路還很長,大家一起摸石頭過河,邊嘗試邊前進。目前嘉義縣鄒族獵人協會有比現行法律更嚴格的自治規章,另與林務局簽署合作意向書,定期舉辦狩獵相關的法律、技術與文化課程,建立狩獵成果回報機制;為重整獵場文化與語彙,現正在踏查與繪製「獵場故事地圖」,預計正式出版。

Tibusungu’e Poiconu小結,期許傳統文化與現代管理取得平衡,獵人與政府可以互助合作、一起守護山林。問答時間,他補充解釋「狩獵」與「保育」的拉扯為何:曾經有段時間、在法制尚不完整時,有原住民販賣獵物、平地人購買獵物現象,這確實曾造成過度獵殺問題。

另外互不暸解而產生的隔閡與誤會,但其實傳統狩獵文化所講求的「資源永續」,與環保團體的訴求不謀而合,其實能夠有更多溝通。Tibusungu’e Poiconu點出,對自己的文化充分暸解、能夠連結,站穩對話立足點,才不會因為害怕而抗拒新制度與新知識。

 

查看原始文章►https://tcnn.org.tw/archives/159417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Twitter share
  • #地球公民基金會
  • #森之旅
  • #文化、獵場與森林:認識鄒族的山林世界
  • #鄒族的植物世界:在花草樹木之間探尋文化軌跡
  • #狩獵權
  • #鄒族的植物世界
  • #植物誌
  • #小米文化
  • #民族動物學
  • #獵場故事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