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N新聞
03月04日
勞動女性紀念公園50週年 看職場中的性別議題
1973年9月3日清晨,一輛由旗津開往前鎮的超載渡輪翻覆海上,造成25位年輕、未婚、任職於加工區作業員的女性乘客身亡,合葬之墓地被為「廿五淑女墓」;直到2008年,透過高雄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爭取,高雄市政府將其正名為「勞動女性紀念公園」。今年,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與高雄廣播電台合作「高雄原來這麼大」節目,在3月3日上午以「旗津勞動女性紀念公園50週年」為主題,邀請高雄女權會副理事長蔣琬斯擔任主講人,談歷史背後的性別與勞動議題。
蔣琬斯首先指出,囿於當時習俗,罹難女性因未婚,無法進入自家或夫家宗祠,因此由政府建立類似「姑娘廟」的墓區。但伴隨產生許多都市傳說,例如英俊男子路過會車輛拋錨、受困該地等;這些說法都圍繞著「女性想婚」觀念;久而久之,那裡成為人人避諱、陰森恐怖的地方。
但高雄女權會在蒐集口述歷史過程中,進一步探討為何那場事故罹難者都是年輕、未婚的女性?原來是1970年代、正逢台灣經濟起飛之時,加工出口區需要大量人力,雇主尤其喜歡聘僱女性擔任基礎作業員,因為較聽話、好管理,且女性薪資較低又沒有升遷問題。蔣琬斯直言,雖然差距縮小,但現代職場仍存在因性別而同工不同酬的現象。
除了薪資差異,早期社會認為女性婚後就要相夫教子、不該繼續工作,「婚後離職」是理所當然,甚至職場經常有「單身禁孕條款」。另當時工廠還有「全勤獎金制度」;雖名為獎金,其實占員工薪資一大部分;當天船班本就延誤,為了不要遲到,乘客們仍然登船,船隻嚴重超載、加上機械故障而釀成翻覆事故。
在船難中離故的女性們,有一定比例是長女,她們努力工作是為供應家中弟弟們讀書與生活,哪怕是不合法的童工,也會借用他人身分證去求職、而雇主也為降低成本而聘用。這25位罹難者中,最年幼者僅13歲。
蔣琬斯強調,這些女性們是台灣經濟的無名英雄,且這件船難實為勞動意外,卻只留給社會「女性未婚與想婚」的印象,顯示在不少人的觀念裡,「婚姻、親子、生育」才是女性唯一成就。但事實是,家庭勞動不易被量化,使得女性被認為「成功」,往往是在丈夫或孩子取得社會認同的成就。而台灣在2002年通過《性別工作平等法》,就是為回應許多真實發生的職場不公平事件。
蔣琬斯也指出,現代人觀念已有改變,不再要求女性婚後離職,然而這其中還是有新的議題需要面對,例如女性在「家庭照顧」與「職場工作」如何取得平衡?根據內政部統計,2019年女性投入家務勞動的時間是男性的三倍,顯示女性在家務分配仍較吃重。雖然有越來越多男性加入,只是社會還不友善,一方面質疑男性不會顧家,一方面也沒有提供合宜環境與資源,例如將尿布台裝在女廁裡,或是男性獨自帶孩子出門時引起額外關注。
最後,蔣琬斯點出,台灣的家庭型態持續轉變,「核心家庭」現在只占三成,但當主流觀念沒有跟著轉變,很多人在當中受到壓迫。她認為沒有所謂絕對正確的方法,但能夠針對處境「討論」就是平等的開始。今年「勞動女性紀念公園」春祭活動將在3月12日下午3點半登場,每年藉此機會與民眾們分享「性別與勞動」議題的現況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