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首頁  >  TCNN新聞  >  內頁

TCNN新聞

114年

03月30日

4月電價凍漲 環團提醒電價應合理化

經濟部能源署電價審議委員會於3月28日召開,考量國際關稅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可能引發國際經濟與物價波動,最終決議4月起電價維持不變。而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環境規劃協會、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等在27日發表聯合聲明,指出雖然國際燃料價格近來有所下降,但因為台灣大幅減少燃煤發電占比,若不調整電價,台電售電成本仍將低於營運成本,造成財務壓力。

環團指出,根據台灣大學風險中心2023年民意調查,超過八成民眾願意為減少氣候災害支付更高電價,超過七成支持為再生能源支付更高費用。本次電價調整即是基於此目標,促使節約用電,推動台灣邁向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

有部分聲音認為核電延役可降低電價,但數據顯示,台灣核電占比下降後,電價在2022年前仍低於2014年核電占比16%時的水平。且核電延役成本不僅包含安全強化措施,還需計入核廢處理費用,導致單位發電成本倍增。以美國加州魔鬼谷核電廠為例,其延役後單位電價高達近4元,超過台灣目前平均發電成本,顯示核電延役並非電價穩定的解方。

自2022年起,政府優先調漲工商用電;至2023年,工商業用電大戶的電價首次高於民生用電。2024年,僅住宅用電與重工業用電仍低於平均售電成本,顯示未來電價改革方向仍須考量公平性。另數據顯示,電費僅占台灣製造業總營業支出的2.1%,即使六大耗能產業如水泥、電子、紡織等最高占比也僅3.6%。台灣工業電價長期低於主要工業國,即便調整後,仍低於韓國,企業出走說法過於誇大。

環保與能源政策倡議團體共同呼籲,在野黨不應阻撓電價合理化,或刪減再生能源與節能補助預算,否則恐影響台電財務穩定與供電安全,也將加劇企業取得綠電的難度,削弱國際競爭力。

 

查看原始文章►https://tcnn.org.tw/archives/235145

Facebook share LINE share Twitter share
  • #經濟部能源署
  • #國際關稅
  • #電價
  • #地球公民基金會
  •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
  •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
  • #台灣環境規劃協會
  • #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
  • #工商用電
  • #民生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