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NN新聞
03月30日
台獨才是唯一出路 政治受難者楊碧川分享生命經驗
台中市好民文化行動協會於3月29日下午,假中央書局舉辦2025年「自由路上藝術節」系列活動「我有罪,我就是台獨」之真人圖書館,邀請政治受難者楊碧川前輩分享其生命經驗,並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拍攝的紀錄片《不是自己寫的日記》開場。片中提到1980年代成立的「安苑專案」使人民被迫活在監視中,而身為政治受難者的楊碧川,即使出獄後也無法逃離。
楊碧川於紀錄片中表示,監控無所不在,包含學校老師、學生,甚至是自家孩子的保母,以及自家格局都被清楚記錄著。直到近幾年,這些資訊才能從調查局提供的檔案得知。他強調自由很重要,但年輕人都覺得無所謂,這是整個台灣社會的不幸。
楊碧川表示,1970年時身為高中生的他,被國民黨政府以「蓄意顛覆政府」之名逮捕。在綠島坐牢期間,他堅持不肯與獄方合作,因此關押於「獨居房」長達三年。房內空無一物、沒有談話對象,獄方更不許他讀書寫字,是十分殘忍的酷刑。
曾有人向楊碧川詢問怎麼沒有因此發瘋?楊碧川豁達地表示,他每天在腦海「拍攝推翻國民黨的電影」,期許自己的後代能拿著大砲攻擊中正紀念堂。藉由這些看似荒誕的想像,度過那些難熬的年月。他還在綠島學到許多不同的語言,那段時間學到最多的,是江啟臣堂伯公江漢津用日語教授他馬克思主義思想。
楊碧川指出,需要轉型正義的原因在於:「受害者被他打個半死,加害者到現在都不知道是誰。」出獄不代表結束,最難熬的是出獄後身分證上寫著「禁役」的役別,這項特殊身分使他難以取得工作;另鄰居的監視、情治單位的掌控還在,身邊的「抓耙子」之多,甚至無從得知是誰出賣自己。
不過楊碧川並未因此沉默,反而更加投入學習。對他而言,「唯有消滅中華民國政權、建立獨立的台灣國,才是台灣真正的主權獨立的事實,也才是台灣唯一的活路。」楊碧川藉由出版、演講,使更多年輕世代知曉當時面臨的困境,並持續解開諸多未解之事,包含尚未公開的加害者、未落實徹底的轉型正義等。
「時代已經過去了,但陰影還在,加害者也還在。」楊碧川強調,每當在夜晚時聽見風鈴聲,仍會想起牢房獄友即將被押進刑場的鐵鍊聲,留下許多陰影。而主辦方、好民文化行動協會理事長鍾瀚樞表示,在相對自由民主的今日究竟該如何教育後代?身為教育者的楊碧川,希望教導孩子反抗的勇氣,並期許後代都能帶著自己的趣味與理想向前行。
查看原始文章►https://tcnn.org.tw/archives/235206